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周末花田札记

2025-08-19 09:31:10

■ 郑丽婷

 

周六清晨,我正梦见向日葵的花盘转得比风车还快时,设定7点的闹钟准时响起。从床上弹起来的瞬间,工作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编者注)立刻被抛到脑后——今天,我完完全全属于后院那片花田。

套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长袖,踩着沾着泥土的帆布鞋,推开后门,露水的清凉混着花香扑面而来。这片花田是几年前疫情居家时的意外收获,从最初半亩荒地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每个周末的汗水都悄悄渗进了泥土里。从播下向日葵种子,到看到密密麻麻的绿芽顶破土层,那份雀跃竟比吃到大餐还真切。如今,它们早已结满饱满的葵花子,硕大的花盘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得微微低垂,风一吹就像无数小脑袋在轻轻点头,藏着丰收的秘密。

周末的时光总被切割成细碎的片段,却每一秒都闪着光。清晨要趁着凉意给花草浇水,月季得用小水壶沿着根部慢慢浇,不然娇嫩的根系容易烂掉;绣球花是出了名的“大肚汉”,接上水管细细喷洒才过瘾,看着水珠在花瓣上滚动成晶莹的珍珠;那些撒野生长的草花最省心,一把大水泼下去,波斯菊、百日草反倒伸展得更泼辣,叶片上的绒毛都透着精气神。浇完水开始修剪,剪掉月季的残花,给蓝雪花打顶促分枝,把疯长的丝瓜藤顺着花架理出方向……汗水顺着脸颊滴进泥土,带着咸涩的味道,却比任何护肤品都让人心安。

午后坐在老榕树的树荫下研究杂交育种手册,笔记本上还记着新琢磨的嫁接笔记:“不死鸟嫁接长寿花要领,切口对齐、绑缚紧实、避雨保湿”,旁边画着歪歪扭扭的示意图,用彩笔标注着期待的花色。这份认真劲儿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笑——最惊喜的是去年由火龙果嫁接成功的那株仙人球,开花时花瓣边缘是温柔的花粉,中间泛着暖橘,像把晚霞揉碎在了花瓣上,我给它取名“小满”,这是独属于我的小小成就。

花田边角的瓜果是意外之喜。丝瓜藤顺着花架爬到蓝雪花中间,偷偷垂下几条翠绿的瓜条;圣女果红得透亮,藏在叶子底下像害羞的小姑娘;苦瓜开着金灿灿的小花,虽然果实味苦,但挂在藤上却格外好看。摘些新鲜蔬菜分给同事,他们总笑着说:“你这院子就是个宝藏,总有开不完的盲盒惊喜。”

工作日的花田靠自动浇水器照看,心却总忍不住牵挂。午休时会拜托妈妈拍段视频,看着屏幕里向日葵依然挺拔,蓝雪花又新绽了几朵,心里才踏实。有时工作累了,翻开花田相册成了最好的解压方式。看着花草从种子到开花的成长记录,那些改方案的烦躁、赶进度的疲惫,都会随着花瓣的纹路慢慢舒展开。有次工作卡了壳,对着电脑屏幕犯愁时,点开“小满”开花的照片,忽然就平静了——养花要等花期,工作的难题自然也会有解开的那天。

花田渐渐成了村里的小风景。清晨散步的老人会特意绕到院墙外,对着朝阳下的花海眯眼微笑;放学的孩子路过,总爱趴在水缸前数荷花的花瓣;村民们路过时举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总不忘提一句:“这是村里那个小姑娘种的花。”

最开心的是看着我的花“走”出小院。剪了绣球扦插苗给李阿姨,教她“见干见湿”的浇水秘诀;把草花种子分给朋友,看他们在朋友圈晒图,蹲在自家院子里挖坑播种,脸上沾着泥土却笑得灿烂;帮隔壁独居的谢奶奶在屋檐下种满太阳花,告诉她“这花皮实,太阳越晒开得越旺”。现在走在村里,时常能遇见熟悉的色彩:李婶家院墙爬着灯笼花,张阿姨门口开着月季,路口的闲置地上,波斯菊热热闹闹地开成了一片小花海。

这个周末夕阳西下时,我坐在花田边的小马扎上。晚风拂过,大丽花的叶子沙沙作响,蝴蝶在百日草间流连忘返。摘下一朵日日红别在发间,看着自己的影子落在花海中,和葫芦藤、花架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温柔得像幅画。明天要回到城里的格子间,但我知道,这片花田会在这里等我。等下周归来时,或许又有新的月季花苞鼓胀,又有熟透的圣女果泛红,还有未知的惊喜在泥土里悄悄酝酿。

花田从不会说话,却给了我最温柔的回应。它教会我耐心等待,让我在钢筋水泥的生活之外,拥有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角落。那些从花田蔓延开的色彩与芬芳,那些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都是时光赠予的礼物。而我知道,每个周末的归途,都有一片花海在等我,等我继续这场与花草、与土地的温柔约定。

上一条:莲影深处清流长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