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该市国土空间和交通研究中心开展《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项目策划》编制工作,系统摸排全市高架桥下“沉睡土地”,探索将桥下消极空间更新改造为积极空间,以提升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助推城市精细化治理。
厦门全市现状城市道路长高架桥约50座,总里程约107千米,桥下可用空间面积约112万平方米,目前仅有25%设置了交通设施,剩余75%的桥下空间为绿化或处于闲置状态,整体利用效率偏低。
《项目策划》梳理了多层级政策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结合厦门海湾型城市土地紧缺、停车场所需求缺口大、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等特征,提出将桥下空间利用分为“交通设施、市政设施、休闲设施”三大功能,以“需求优先、空间适配、安全可行、整体协调”为规划原则,遵循“资料普查—需求画像—实地校核—综合验证”的逻辑,近期共策划利用10处桥下空间,预计可新增交通、市政、休闲空间约4万平方米。
■ 段苏湉 阮海波 俞 璐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