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9日,建宁县首本设施农用地及农业生产设施不动产权证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成功颁发。这张集“地、物、权”信息于一体的“身份证”,标志着当地设施农业用地登记改革进入新阶段,展现了一套“政策先行、系统整合、流程优化”的全链条改革实践,为破解设施农业发展痛点提供了“建宁方案”。
建宁县自然资源局聚焦产业用地需求,围绕烟种、果蔬等特色产业调研后,联合多部门出台《建宁县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办法(试行)》,明确5项核心内容,涵盖登记范围、时限、类型、程序与申请材料、注销情形等内容,为登记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该局对现有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新增“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业务模块,将土地坐落、面积、权利类型等用地信息,与设施建设规模、结构、产权人等资产信息同步录入,实现“地物同库、权利同源”的一体化管理。
在“方案已定、系统已调”的基础上,该局迅速受理首个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申请,在实际操作中,树立“迎接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的“试行”改革思想,针对个性化问题专项讨论、研究解决路径,建立内部会商模式,形成全流程协作机制。
“这张证不仅是对我们设施用地和农业设施的法律确认,也让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拿到证书的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表示。此次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为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资产抵押融资、规范流转经营扫清了障碍,将有力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建宁局有关领导表示,将以此次颁证为起点,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加强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和产权保护,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改革红利更好地惠及农业生产一线。
■ 苏国宾

官方二维码